摘要: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的醫患糾紛屢發不止?到底是什么導致了我國的醫患關系如此的緊張?發生了醫患糾紛我們應該怎么辦?怎么才可以避免發生醫患糾紛?華律小編查閱了相關的資料,為您總結了以下的信息,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發生醫療糾紛的原因
1.醫療人員醫德素養差,其表現有:
(1)在診療過程中,醫務人員對病員不負責任,態度生硬,缺乏同情心。
(2)病人或家屬在訴說病情時,總希望醫生全神貫注,細心傾聽病情,以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但是有的醫生即表現為漫不經心,似聽非聽,或邊看病邊與旁人閑聊,甚至開玩笑,工作很不認真。
(3)有的醫生作風很拖拉。
2.工作中的失職系指工作上的玩忽職守,或疏忽大意所造成的瀆職情況。例如:用錯藥、打錯針、輸錯血、開錯刀、或在手術后體腔內遺留紗布及其他異物等。
3.技術上的原因
有些疾病的早期癥狀不明顯、不典型、醫生在診斷時疏忽了;或者對某些罕見的疾病缺乏認識,尚不知其診斷方法以致于誤診;或對某些疾病的嚴重性認識不足,而未預見到病情會突然變化與死亡,因此未事先向家屬作說明,家屬缺乏思想上的準備,在這種情況下,病人突然死亡會引起醫療糾紛,應判為技術原因。
4.意外情況
醫學實踐非常復雜,有些醫療過程中所發生的變化可以預防,但也有一些情況不僅可以預見而且也難以控制。
5.家屬另有需求
因家屬另有需求,致使作為醫療事故的原因被糾纏,近年來亦屢見不鮮。這料糾紛案的特征,經過多方面的查證核實,醫務人員在診療工作中確盡了很大的努力,實際上并無醫療過錯或事故。但是有的病人家屬借說“醫療事故”而提出各種要求,如要求取消治療期間所欠的巨額欠款。
二、如何避免醫療糾紛
1.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恪守醫療服務職業道德,改善服務態度,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
⑴醫院管理者和醫務人員應熟悉掌握常用的衛生管理法律、法規。
⑵加強醫療服務職業道德教育,增強服務意識。
2.醫療機構應加強質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預防醫療糾紛的有效措施。
醫療質量事關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醫療糾紛的發生與醫療質量的高低成正相關關系。要提高醫療質量、對醫療安全有保障、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就要切實保障醫療質量,對影響醫療質量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地監控。
3.提高病歷及各種醫療文書的書寫質量并加強管理。
病歷是疾病的診治經過及療效的原始記錄,是進行醫學研究的原是資料,也是判斷醫務人員的醫療行為是否得當的法定證據。它不僅涉及到醫學技術問題,還涉及日后可能發生的醫療糾紛賠償問題。發生糾紛后,病歷將成為認定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民事法律責任的一種重要依據。
4.重視醫療以外的其他安全問題,減少非醫療因素引發的醫療糾紛。
醫療以外的安全問題在近幾年醫療糾紛的投訴案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例如:請假或自行外出的患者在院外出現意外;患者在醫院內的摔傷、燙傷、自殺;精神病人在院內傷人、或外逃傷人等,依據國家的法律,醫院雖對患者沒有監護責任,但應負有監管責任,一旦出現問題,很難證明醫院完全沒有過錯。所以,重視和防止醫療以外的其他因素引發的意外情況的發生,是新時期給醫院管理者提出的新的要求。
以上就是華律網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如何正確處理醫患糾紛”,“如何避免醫患糾紛”的相關資料,我相信通過本文的詳細解讀,大家對醫療糾紛發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預防醫療糾紛都有了一個清楚的認識。本網站為您提供專業的律師咨詢服務,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進行律師咨詢。
2019/2/18 9:26:00 熱度:0
患者在醫院進行治療的時候,有可能會和醫院發生一些醫療糾紛。在面對醫患糾紛的情況下,我們要知道如何來進行處理,這也是比較常見的情況。特別是對于受害者來說更需要利用法律的武器來進行維權,下面華律網小編整理了以下內容為您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2019/2/16 17:23:00 熱度:0
在醫院治病的過程中,出現了醫療事故的話,自己可以進行投訴醫院的,只要是有足夠的證據就行,那么關于醫療事故發生的種類可以分為哪幾種呢?下面,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關法律知識,華律網小編整理了以下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2019/2/10 14:31:00 熱度:0
盡管現在很多醫生的壓力很大,面對的病人多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但依然有些醫生對于病人的態度非常的惡劣,甚至醫術不高而直接將病人醫治錯誤了,從而帶來各種各樣的問題或是產生各種麻煩。更多相關知識,請您閱讀華律網內容。
2018/8/16 8:57:00 熱度:1501
在我們進行看病的時候,醫生肯定會癥斷出患者的病情。我們經常會遇到醫生沒有將病情直接告訴患者而是告訴家屬的情形,那么,這是否在向病人隱瞞病情呢?作為醫生是否有這樣的權利?對于這個問題,華律網小編整理了以下內容為您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醫藥部門。
能否緩行得看具體的案情 建議你請律師協助處理
公安部門。
因工受傷待遇:屬于工傷的 依照工傷保險條例的相關規定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 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 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70%發給住院伙食補助費;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 報經辦機構同意 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 所需交通食宿費用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職工因公出差標。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 在停工留薪期內 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 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 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 可以適當延長 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生活護理費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個不同等級支付 其標準分別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或者30%。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六級傷殘的 享受以下待遇: 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 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 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 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勞動合同期滿終止 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 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由用人單位分別以其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時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計發。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標準為:7級26個月 8級21個月 9級14個月 11級8個月 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標準為:7級11個月 8級8個月 9級6個月 11級4個月。
第一條 因賠償權利人認為醫療機構實施的醫療行為致患者生命、健康、身體遭受不當損害,起訴要求醫...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之“(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規定,醫療糾紛...
為正確審理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案件,依法維護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制定醫療糾紛處理流程是為了正確處理醫療糾紛,保障醫療安全,進一步加強醫療質量管理。今天小編就...
在我國,通過行政裁決解決醫療糾紛仍面臨很大的障礙,主要是社會對衛生行政部門的解決醫療糾紛的公...
所謂歸責原則,“是歸責的規則,也就是確定行為人的民事責任的根據和標準,是責任的核心問題。一定...
醫院開出的病歷也不一定是真實的,有時候會因為一些利益原因而開假的病歷,接下來由華律網的小編為...
醫療事故中的賠償責任比例該如何劃分呢?我國法律是如何規定的呢?本文華律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醫療事...